图②:日本兵库县的松下环保技术中心里,工人们正在工作。松下环保技术中心从商品中回收资源,资源重新利用后,变身为新的商品,实现了垃圾的零排放。
图④:英国艺术家简·珀金斯能够利用很多常人眼中不起眼的东西,例如首饰、纽扣、玩具等进行创作。她还能把垃圾回收再利用,做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例如爱因斯坦画像、《蒙娜丽莎》等名作。
自上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对生活垃圾进行严格分类成为展示德国人严谨细致特征的标志性案例。记者第一次到德国时,入住不久就被房屋管理员带到小区内五颜六色的垃圾桶面前,接受了一番“垃圾分类教育”。
“棕色桶存放有机垃圾,蓝色桶存放废纸,黑色桶存放厨余垃圾,桶存放……”正当记者在小本上埋头记录时,房屋管理员突然停顿下来,指着垃圾桶上的绿色圆形标志说:“桶存放废弃包装,但切记,只有带有这个‘绿点’标志的包装才能放进来。”
房管员的提醒不无道理,记者后来感受过这个小“绿点”的大脾气。曾有一位邻居把没有“绿点”标志的包装也统统扔到了垃圾桶里。环卫工人收垃圾时发现了这一状况IM体育官方网站,拒绝清空垃圾,还给房管员写了一封警告信,表示如果不改善情况,就要调高这个街区的垃圾清理费。恼怒的房管员把包括记者在内的几个“作案嫌疑人”叫到一起挨个教育排查的情景,至今想起都心悸。
这个小“绿点”,其实是两个不同深浅的绿色箭头首尾相连组成的圆形标志,也是德国双向回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DSD公司)特有的标志。原来,1991年,德国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厂家和分销商对其产品包装全面负责,包括负责回收废弃包装、再利用或再循环其有效部分。根据该条例,企业必须对产品包装进行回收利用,完成规定限额并出示证明。几乎在同一时期,DSD公司应运而生,正好避免了各制造商、分销商和包装商重复建立废弃包装回收利用机制。
DSD公司是由制造商、包装商、分销商和垃圾回收部门多方投资成立的专业回收中介公司。它在市场上建立起统一的回收系统,组织垃圾收运者集中回收消费者丢弃的废弃包装,分类送到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使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一收一送,“双向回收系统”因此得名。
商品包装上的“绿点”是参与DSD公司回收的标志。根据包装的材料、重量、容积等特点,企业支付相应年费,就可以享受DSD公司的回收服务。DSD公司新闻发言人诺贝特·福尔告诉记者,该公司的股东和参与企业已经覆盖欧洲28个国家,平均每年回收4600亿个废弃包装,既提高了回收利用效率,又减少了企业成本。自1990年成立以来,DSD公司已经回收再利用了近1亿吨垃圾。
事实上,DSD公司能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回收废弃包装、分拣加工后为再生产提供原材料的机构,与德国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分不开。
德国是第一个将循环经济概念纳入法律的国家,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因此又被称作“垃圾经济”。上世纪70年代末,德国有5万多个垃圾堆放场,垃圾沥滤液对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都造成了严重污染。人们开始倡导“今天的垃圾将是明天的资源”,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强制规范对废弃物的处理。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更是奠定了德国循环经济体系的核心。如今,包括DSD公司在内,德国垃圾再利用行业每年创造410亿欧元,生产行业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为50%。
德国联邦环境局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2年间,德国垃圾排量减少了18%。这一结果也离不开消费者的自觉努力。近年来,推崇“零包装”购物的连锁超市和商店,在德国悄然盛行。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德国人会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近80%认为,为环保做贡献对个人来说很重要,77%的受访者强调,即使处于经济危机下,也要坚持完成环保目标。
丽莎是美国一家环保背包企业创始人,记者在洛杉矶举行的一场创意市集上遇见了她。几年前,丽莎与同伴詹妮弗发现,啤酒生产、攀岩运动、建筑工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于是,她们把这些废弃物收集起来,清洗、染色、再加工,设计出耐用且时尚的各式背包,引领潮流。
“循环经济”一词诞生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认为,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长存。上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就开始倡导“循环经济”,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包括鼓励和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学设计出身的丽莎一直梦想着将设计与环保相结合,于是,IM体育官网入口她开始了自己的环保背包设计事业。“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以环保为出发点,倡导循环消费,变废为宝。”所谓循环消费,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的过程中,最有效地利用消费资源和保护消费环境,保证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少污染,是当代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
在美国,开展循环消费的方式和渠道很多,既有家庭组织的甩卖活动,也有慈善机构进行的旧货交易,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买卖旧货。
不久前,记者一位从事健身教练工作的朋友史蒂夫因为要搬家,决定在自家车库举办一次物品甩卖会。一个周末的早晨,记者驱车来到他家,此时,车库里已有四五名“顾客”正在挑选称心物品。IM体育官网入口邻居海伦说,她的左邻右舍经常会在车库或庭院里举办这样的甩卖活动,大部分用于甩卖的物品都是旧货,但也有一些是买来从未使用过的新物品,“放在家里倒不如转让给别人,废物利用”。史蒂夫也说,说是卖,倒不如说是半卖半送,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搬家负担,又能充分发挥物品的消费价值。如今,周末自己办庭院甩卖或开车去逛别人家的庭院甩卖,已成为不少美国民众周末消遣的一种方式。
旧货交易是美国循环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美国的大城小镇,旧货商店或二手物品店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商店一般由慈善机构开办,店里出售的各种日用品、衣物甚至食品等,几乎全来自社区和民众的捐赠。商店收入主要用于社会救济。当然,商店在收到旧货后需要负责清洗、消毒和整理,使其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后,才能放在商店里出售。有的商店还能为捐赠物资的民众提供减税证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循环消费也开始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商业网站加入了旧货交易。最著名的就是创办于1995年的易贝电子商务网站,其旧货交易平台服务一经推出,立刻吸引了大批网民关注,也因此成为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尽管在该网站上交易的物品有新有旧,但成交物品绝大多数都是二手货。
政府为了鼓励循环消费,也开办了免费供企业和居民进行旧货交易的网站,比如,加利福尼亚州迈克斯物资交换网站。
目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美国一大支柱产业。全美物质循环利用联合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从事循环经济的美国大小企业有5.6万家,创造就业机会110万个,年销售总额高达2360亿美元。
从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看,目前美国的铁质包装回收利用率高达57%,啤酒罐及其他软饮料罐回收率为55%,纸张回收率为42%,饮料塑料瓶回收率为40%。整体看,循环经济已经消化了美国垃圾总量的1/4。
瑞典工业园区坐落于瑞典南部港口城市赫尔辛堡,把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转化为能源,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这一创新让工业园摘取了瑞典2014年度生态能源奖。
“我们的运作理念是工业共生,园区里的公司共享信息,加强合作,把一个公司的废弃物转换成另一个公司的原料,在经济和环境上做到循环利用”,瑞典工业园区的项目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欧蓝德对本报记者介绍说。
瑞典工业园区最早可以追溯到1874年,目前共有21家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工业共生的管理模式。“我们的重点是能源的使用和循环。在整个能源系统中,90%的废热被硫酸厂用来发电和生产蒸汽,这些废热都不含二氧化碳,不仅能降低公司的能源成本,也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欧蓝德说,“自1974年以来,园区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00万吨。”
欧蓝德提到的废热循环是园区于1974年开始实施的,为了渡过当时的石油危机,园区里的硫酸厂开始把废热运用到赫尔辛堡市的居民供暖中。由于硫并不含有碳化物,因此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也是碳中和。这样,不仅能利用废热,同时也节约了购买电力和热力的成本。
园区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这些废热通过管道输送到园区的能源中心,再输送到园区内所有单位,其中大概35%的废热就能满足赫尔辛堡市的取暖所需。利用废热所产生的发电量为每年50吉瓦时(WGh),占全园区供电量的1/3。
除将废热用来发电和供暖外,还有小部分废热不能进入运输网络,只能流向大海。园区认为这会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最终园区决定将这些余热用来养鳗鱼。鳗鱼生长的水温需要恒温23至25摄氏度左右,如果水温不断改变,只会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园区使余热的传递变成可循环热能,鱼池里的水温保持恒温状态,余热就成为鳗鱼厂最好的养殖能源。
此外,5年前,园区采用压缩空气集中供给的模式,铺建管道将所有公司都纳入运输网络,打破了每个公司都需要有各自压缩空气的惯例IM体育官方网站,大幅度降低能源成本。
目前,瑞典工业园区正在与越来越多的公司协商,努力将工业共生和共同协作最大化,使所有公司都能受益于彼此之间的协作。
“园区里的公司如果都能分摊花销,每一个公司的成本就都能大大降低,我们还要在能源循环利用、物流以及维修服务上创造高效。通过共同协作,达到双赢,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欧蓝德说。
小女孩伊娃正是学习写字的年龄,她每天都要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写画画,这些使用过的练习本、旧杂志、做手工后剩下的废纸等经过分类回收后,拥有了第二次生命。经过自动和人工分拣、去墨、造纸、压制、干燥等十多道工序,35本伊娃用过的本子和看过的杂志被重新制成了19包再生绘图纸。而制造这些再生纸消耗的水电只是生产新纸的1/3,而二氧化碳排放也仅是生产新纸的1/3。
“给纸第二次生命。”这是法国生态机构“生态纸”(Ecofolio)的口号,“纸张纤维可以平均循环利用5次。纸张循环,一张纸就有了多次生命。”像这样宣传废纸循环利用的广告常常出现在巴黎的街头巷尾,“生态纸”也从此为人所熟悉。它不是一家回收厂,也不是一个行业协会,而是一个专注于整合资源、落实回收计划的机构,如同废纸回收的程序设计师,为保证法国达到废纸回收目标提供解决方案。
“生态纸”只是法国众多生态机构之一。在法国,除了回收纸,电池、电子设备、家用包装、药品、轮胎、家具、纺织品等等数十种行业都有相应的生态机构。它们由法国公共财政出资成立,促进垃圾回收,一方面限制垃圾污染,另一方面也防止资源浪费。“生态机构专注于帮助回收城市垃圾而非企业垃圾,重点在于建立公共政策和市场规则,组织整个行业相互配合实现回收目标。”法国循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洛朗·若尔若告诉记者,法国的生态机构重点在于落实一个产业环节上所有生产者的延伸责任。
据“生态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一方面要向市民宣传废纸回收对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告诉市民如何将废纸分类出来,扔进专用的回收垃圾桶;另一方面,还会为废纸回收、再生纸生产等领域的废纸再生产企业提供回收处理的可行性方案,比如,如何提高废纸分拣的效率和去墨技术。
同时,生态机构还与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法国经济和财政部以及法国内政部合作,制定废纸回收及监管的相关规定。它们与企业合作制定出未来垃圾回收利用的目标,上报给法国相关部委,部委审核后,再以政令的方式重新下达至生态机构。生态机构再制定出完成目标的路线图,以保证法国的垃圾回收能够有规可循,提高环保效能。
在“生态纸”的努力下,法国的废纸回收率在6年内从13%提高到52%,2016年还将实现法国55%的文化用纸回收利用。据了解,“生态纸”每年还投入150万欧元的科研经费用来改进废纸的分拣、去墨等技术,不断提高废纸的回收再利用效率。
“法国的生态理念是重建资源价值体系,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生态机构抓住了法国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问题,并重在推进落实,它是法国循环经济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洛朗·若尔若强调说。